重点领域

网站位置:>>首 页>> 重点领域 > 基础设施

江苏十三五规划 第十一章 完善现代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更新时间:2017-8-11


  坚持适度超前、综合发展、提升效率的原则,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引导产业人口优化布局,为“两个率先”提供支撑保障。
  第一节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构建内畅外联的复合运输通道。以高速快速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为骨干,打造“四纵四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沿江城市群立体化综合运输网络,提升沪宁、沿江等大容量综合运输通道功能,规划建设北沿江高速铁路,统筹建设过江通道,强化对内对外沟通联系;推进重要城市之间实现城际铁路联系。构建沿海城镇轴运输大通道,积极发展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增强中心城市与长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联系;完善沿海港口功能和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国际海运,拓展深水大港服务范围。强化沿东陇海城镇轴陆桥运输大通道,建成徐连客运专线,共建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出海口。打造沿运河城镇轴对外交通通道,构建以水运和铁路为主的绿色集约运输通道,加强与重要交通枢纽联系。
  打造一体化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衔接为重点,推动南京、徐州、连云港三大国家级和苏州、南通、淮安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错位发展。依托枢纽机场、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客运站建设综合客运枢纽,推进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构建集长途客运、城市轨道及地面公交、旅游集散、城市候机楼、汽车租赁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换乘体系。依托沿海沿江重点港口、多式联运枢纽和重要空港等节点,发挥大集疏、大中转的功能与作用,建设一批交通物流园区,打造一体化的货运枢纽体系,强化与产业布局的协调互动。
  建设畅达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优先发展轨道交通,重点建设苏中、苏北快速干线铁路网和跨江通道,强化铁路干线、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的有机衔接,实现快速铁路网覆盖80%左右县级以上城市,形成“2小时江苏”快速交通圈。完善“两纵四横”干线航道网,实现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畅通,沿海重点港区基本具备10万吨级以上进港航道。以南京港、连云港港、太仓港为重点,推进沿江港口一体化发展、沿海港口提质化发展、内河港口专业化发展,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港口群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完善广覆盖的公路网,提高瓶颈路段通行能力,打通省际干线公路,加快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公路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增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枢纽机场能力,推进无锡硕放区域枢纽机场建设,完善其他机场功能,加快通用机场布局,发展空港经济,增强与国际国内重要地区航空联系。
  持续提升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特大城市、大城市统筹利用干线铁路网资源,鼓励开行市郊列车,推进城际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和毗邻地区公交发展,构筑多样化城际客运网。加强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快速交通联系,促进城镇客运班线与城市公交、镇村公交紧密对接,有效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交通条件。加快开辟加密国际海运、航空航线和航班,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强化国际贸易和区域中转运输系统建设。优化城乡配送通道网络,完善邮政快递服务,提升无锡苏南快递产业园建设水平。到202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低至14%左右。
  专栏7 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
  铁路与轨道交通:加快建成徐宿淮盐、连淮扬镇、沪通、连盐通、青连、宁启铁路二期、徐连客运专线等铁路项目,推进北沿江高铁及沿江、盐通苏嘉、盐泰锡常宜、宁淮、镇宣、宁合、合青等铁路规划建设。推进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南通、扬州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继续建设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
  港口航道:完成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实施申张线、锡溧漕河无锡段、通扬线、淮河出海航道红山头至京杭运河段、灌河(武障河至响水段)、苏申内港线、苏申外港线、长湖申线、芜申线溧阳改线段、秦淮河等航道整治工程。完成苏州港太仓港区集装箱四期工程以及赣榆10-15万吨级航道、大丰10-15万吨级航道、灌河口5万吨级航道、滨海10万吨级航道、洋口15万吨级航道、吕四5-10万吨级航道、徐圩防波堤、赣榆防波堤二期工程;实施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通州湾港区开发及集疏运体系等;规划建设宿连航道。
  公路建设:实施沪陕高速江广段扩能工程。建设宿州至扬州高速公路江苏段、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江苏段、宜兴至长兴高速公路江苏段、溧阳至广德高速公路江苏段、阜兴泰高速公路兴化至泰州段、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无锡段、海安至启东、溧阳至高淳、常州至宜兴等高速公路。推进京沪高速新沂至江都段、沪汉高速太仓至常州段、沪蓉高速宁合段和宁芜高速扩能工程建设。开展宁盐高速等项目规划论证工作。
  过江通道:推动建设锡通、镇江五峰山、南京五桥等过江通道。规划建设江阴、南京上元门、上海-崇明-南通、锡澄靖、常泰等过江通道。
  航空机场:实施连云港机场迁建工程。续建并建成徐州观音机场二期工程、淮安涟水机场二期工程、盐城南洋机场飞行区扩建和航站区改扩建工程等。稳步推进射阳、建湖等通用机场建设。
  综合枢纽:完善和提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无锡硕放机场、南京南站、徐州东站、连云港站等重点综合客运枢纽功能。新建扬州东站、南通西站、新淮安东站、盐城站等综合客运枢纽。
  第二节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
  切实保障能源安全。坚持安全生产,调整优化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省内生产能力。积极扩大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兴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提升原油、煤炭等一次能源清洁高效转化能力,构建主体多元、多层互补的能源储备体系。深化国内外能源合作,积极拓展重要能源资源来源,加快构建以煤炭、天然气、电力等为主的安全稳定供应体系。扎实推进国家规划的特高压工程建设,稳妥扩大区外来电规模,积极调整区外来电结构,努力探索跨区域电力电能市场化配置。到2020年,各类能源资源供给能力达到4亿吨标准煤左右,省内电力装机达到1.3亿千瓦左右。
  加快推进能源变革。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安全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清洁高效、低碳优质能源逐步成为增量能源贡献主体。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持续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的同时,加快推进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结合整合关停燃煤锅炉,优化发展热电联产,继续扩大天然气、水电等省外清洁能源利用规模。加快能源科技革命,积极推进能源领域互联网技术应用,加快智能电网建设,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天然气为重点,发展分布式能源,实现清洁能源分散布局、就地消纳、梯级利用。加强新型燃煤发电、核电、智能电网、风能和太阳能技术装备等技术研发应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以电力、油气领域为重点,推进能源资源市场化配置,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支持盐城东台创建国家沿海清洁能源综合示范区。
  持续优化储运网络。优化电网主干网架结构,提升经济便捷输送能力,推动大中城市配电网基本实现智能化。加强原油储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原油管输能力,重点建设日照-仪征复线连云港支线原油输送管道,推进鲁宁线(江苏段)安全隐患整治工程,累计形成原油管道1500公里。合理布局成品油管道,建成中石化江北成品油管道及配套油库,累计形成成品油管道1500公里。完善天然气管网及其配套设施,优化苏中苏北管网,重点建设中石油中俄东线江苏段、沿海管道、海门-太仓过江管道以及中海油滨海LNG接收站外输管线,实现天然气管网县区全覆盖。加快沿海千万吨级LNG接收基地建设。提升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加快建设金坛、淮安等地下储气库。
  专栏8 能源保障体系建设重点
  电源布局优化:燃煤发电,苏南地区除燃煤背压机组外不再新建燃煤发电项目,苏中沿江地区不再新辟厂址新上煤电项目并严控原有厂址扩建,支撑性电源建设重点转向苏北特别是沿海地区;天然气发电,重点布局满足片网调峰需要的调峰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句容抽水蓄能电站和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
  非化石能源发展:核电,建成田湾核电二期工程,加快建设三期工程,开展第二核电厂址优选和保护工作;风电,海陆并举、以海为主,兼顾内陆中低速风能开发,形成800-1000万千瓦装机;光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着力发展屋顶等分布式光伏,形成800-1000万千瓦装机;生物质能,以农村秸秆和城乡生产生活垃圾为重点,多方式处置利用,形成150万千瓦装机。
  热电联产提升:优先发展淮北地区生活采暖型热电联产项目;优化发展以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生产经营单位为服务对象的工业生产型热电联产;苏南地区位于城区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逐步实现天然气替代。
  千万吨级LNG接收基地建设:加快中石油如东LNG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建成新疆广汇启东LNG分销储运一期工程,推进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中海油滨海LNG接收站;推进华电、协鑫LNG接收站前期工作,争取“十三五”开工。
  第三节 构建现代化水安全保障体系
  增强防洪减灾能力。实施新一轮淮河治理工程,推进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及长江口综合治理,进一步扩大太湖流域洪水北排长江能力,强化海堤达标建设,扩大骨干引排通道,巩固提升流域防洪能力。开展区域百河综合治理,巩固和恢复调蓄水域,恢复提高骨干河道引排与调蓄能力,有效提升区域治理标准与河湖水系连通水平。加快城市水系综合整治,增强水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引导建立与城镇规模、功能相适应的现代城镇水利工程体系。到2020年,淮河下游防洪标准全面达到100年一遇,长江、太湖、沂沭泗水系全面巩固50年一遇防洪标准,区域骨干河道防洪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大中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全面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完善水资源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南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三大调水”体系,加快泰州引江河二期工程等骨干输水通道建设,推进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规划与建设,提升跨流域水资源配置水平。建立和完善里下河腹部河网及沿海垦区供配水网络,疏浚整治区域性供水干河。加强丘陵山区、高亢地区等重点区域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解决供水突出问题。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地,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到2020年,农业、工业、生活供水保证率分别达到80-95%、95%、97%。
  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整合各类农田水利建设资源,实行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县整乡推进,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千亿斤粮食末级渠系等项目,增加约25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00万亩旱涝保收农田,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推进大中型灌区农民用水组织全覆盖。
  专栏9 “十三五”水利重点工程
  十项流域重大水利工程:新沟河延伸拓浚、新孟河延伸拓浚、望虞河除险加固和西岸控制、长江河势控制、长江堤防能力提升、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淮河行蓄洪区建设及行蓄洪区干流滩区居民迁建、沿海地区调配水与海堤加固、黄河故道地区水利治理工程。
  区域百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一批区域骨干河道治理,构建格局合理、功能完备、标准较高、管护达标的区域骨干河网。
  民生水利工程:建立现代城市水利工程体系,新增1000万亩节水工程控制面积,推进区域供水,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研究推进盐城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等重大项目。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服务清单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手机访问

Copyrights 2016-2020  

南京锐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27521号-1

地址: 南京市秦淮区永智路5号五号楼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