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20亿元的青岛军民融合医院日前获青岛西海岸新区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同意设立,成为全国首个军民融合医院,预计2019年底投入使用。该医院本着“军民共用,平战结合”的原则,专门规划设置了急救直升机停机坪,设置军人医疗专区和病房,为官兵就医开通“绿色通道”。
青岛军民融合医院依托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而建,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设计,由青岛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设置,符合山东省委省政府2014年10月在《关于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青西新区设立军民共用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的要求,以及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在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核心区内设立三甲医院的要求。
医院占地226亩,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36.4万平方米,设计住院床位1700张,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为非营利性大型医疗机构。目前,医院综合门诊楼、急诊楼、医技楼、感染楼、病房楼、专家公寓等都在加快推进建设,预计2019年底投用。
“设立青岛军民融合医院,是西海岸新区深入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率先开展医疗设施军民共享共用新模式,推进军民医疗卫生保障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探索。”青岛滨海学院校长韩方希说。
专门设置急救直升机停机坪 为官兵就医开“绿色通道”
青岛军民融合医院位于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军队保障社会化中心内,承担着为海军官兵提供医疗卫生保障职责。在医院的规划中也专门设置了军人医疗专区和病房,可以利用医院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解决驻地官兵就医难问题,这也将为中国强军梦铸起坚强的医疗卫生保障后盾。
“医院本着’军民共用,平战结合’的原则,专门规划设置了急救直升机停机坪,军人门诊医疗专区和病房专区,ICU床位40个,急诊留观住院床位45个,为前来就诊官兵开通了’绿色通道’。”医院筹建办主任刘典恩说,手术中心可同时开展31台手术,院区医疗街宽达12米,又可为应对战时和大型突发事件的急救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军、地、校三方研讨医院建设全国首家军民融合医院
日前,由北部战区海军保障部,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管委主办,青岛滨海学院承办的青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军民医疗卫生保障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研讨会在青岛滨海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军、地、校三方研讨医院建设。与会专家提出,在管理机制上,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需求整合,同步推进体制和机制的整合;要明确医院运行管理的机制,借鉴军工企业的运营管理经验,军队的元素要更多的注入到医院中;要确保医院的依法运行,预备役人员身份的界定责任义务要符合法律法规;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发挥好青岛的城市号召力,把预备役军医作为一个培养的重点等。
据根据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要求,青岛西海岸新区肩负着建立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军地共享机制、完善海陆空立体应急医疗救护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军地在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领域协作、充分利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专业领域资源为官兵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等建设创新任务。
作为军民融合医院,青岛军民融合医院的服务定位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紧密相联,其主要功能是向海军官兵和西海岸新区及周边地区居民提供高水平的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为部队提供应急医疗服务和战时救护保障。同时,承担着探索地方医院为部队服务实现军队医疗保障地方化、医疗设施军民共享共用、军民医疗卫生保障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的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