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成立仪式在世博B片区央企总部基地举行。该平台有助于叠加利用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与科创中心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发挥央地两方面优势、用好央地两方面资源,进一步开创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立足世博,精耕上海的“五个中心”“四大品牌”
上海正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着力构筑发展战略优势,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中央企业正在加快战略重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努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17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政府正式签订了《国务院国资委、上海市政府共同推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为了充分发挥世博地区央企集聚的优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
“立足世博、精耕上海、服务全国、面向全球”。上海自贸试验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定位于推动央地企业“融合发展、投资合作、产业配套、创新示范”,努力把世博地区打造成为央企参与上海“五个中心”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主承载区,树立央地融合发展的新标杆、新高地。对内促进央企与地方企业融合发展,深度参与上海经济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创发展新局面;对外助力央企更好地拓展“一带一路”沿线业务,加快上海集聚和配置全球要素资源,参与全球合作竞争。
机制、模式双创新,力争打造“上海服务”新品牌
目前,浦东世博B片区在“双自联动”效应驱动下已成为上海市央企集聚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早期进驻如中国宝武、中国商飞等13家央企的基础上,带动世博地区共落户24家央企,包括中核等。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央地融合发展平台,无疑是一次服务央企的机制创新与模式创新。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是一个开放、共享、共赢的平台,竭诚希望更多央企参与进来,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央地战略合作关系。”
以此平台为示范载体,相关政府部门将积极推动“部市合作”机制建设,提升央地合作层次,不断完善服务保障全要素,做优上海营商环境,为中央在沪企业与地方开展投资合作、产业配套、创新示范、人才交流等各项工作提供支持,为企业发展壮大厚植土壤。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指出:“在浦东世博地区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与上海自贸试验区、与浦东的合作,增强我们服务全市、服务长三角和服务全国的能力。”
政府搭台、企业自治,共探改革发展新机遇
上海自贸试验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采用“政府搭台、企业自治、机构参与”的形式,旨在推动央企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深化投资合作、完善产业配套,具有创新性、示范性。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和世博管理局共同作为平台指导单位,平台设立理事会,理事会轮值理事长由常务理事单位代表担任,负责轮值期间筹划、协调、开展理事会各项重要活动,致力于央地的对接和共同发展。
据悉,平台将整合各方资源,集聚各类金融,国际组织,以及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机构,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构筑央企、国企、民企融合发展的生态圈。平台主要活动场所目前在基地内的国新大厦,将时常组织专题活动、举办投资促进活动、举办各种论坛及交流会等,国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晖表示,“平台将为央企与地方各类所有制企业融合发展创造更多机会,为央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创造更好环境。”同时,为更好发挥活动的“孵化和引导”功能,还通过汇集和发布投资信息、牵线相关公司和产业资本,支持并推动更多央企和外省市重点企业将区域总部、管理总部、结算总部、资管中心、海外投资板块以及具有引领性、高能级、功能型的关联公司或功能性机构落户上海。
会议现场签约六个项目,涉及注册及募集资金240亿元,包括商飞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中核军民融合发展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中船重工典当有限公司上海公司、海上船舶脱硫装置全球研发中心落户世博地区,国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央地融合股权投资基金,同时还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合作并参与研究院改制。这其中既有以产融结合为特色的金融服务平台入驻、专注于高新技术研发应用的合资项目,还有央企参与地方国有院所改制项目等。这些高质量项目既符合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导向,还将有力促进上海产业集聚、转型升级以及动能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