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军民融合形势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形势与建议》14日在京正式发布,这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我国军民融合领域首部产业研究报告。
研究指出,2018年以来,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稳步增强,但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增长趋势相对放缓;企业区域分布向发达地区、大城市集聚态势明显;企业参与军民融合热情高涨,军民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带动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军民融合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已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与此同时,我国军民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五个不匹配”问题,主要包括高端军事需求和技术供给能力之间的不匹配,“决心大”和“落实难”之间的不匹配,军工集团相对封闭的自我保障和民营企业相对开放的主动对接之间的不匹配,制度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求的不匹配,不同区域融合发展的同质性、不同主体融合发展的虚火上升和军民融合发展“初心”之间的不匹配等,离实现最终目标仍任重道远。
据课题组负责人介绍,全书基于元素征信有限责任公司的微观全量企业数据信息,利用互联网数据抓取技术,在国内首次构建了我国军民融合企业信息数据库。依托企业数据库,按照营利能力、负债能力、运营能力、成长能力四大项指标,结合上市公司企业财务数据,建立了评判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形势的分析框架。同时,根据各地区军民融合产业的政策环境、企业分布、创新能力、产业规模和对外贸易等现状,构建了军民融合发展指数和军民融合培育经济新动能总指数,定量评价了各地区军民融合发展情况。
研究建议,围绕军民融合战略落地生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以提升军民整体效益为目标,推进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协同发力”,着力做好“三个加强”和“三个构建”,即加强有利于军民融合的社会文化建设、加强各地区同各自所在军区和战区之间的双向联系、加强政策效果和工作运行的评估督导督察,构建“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军民融合发展生态体系、构建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的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构建全国基础性军民融合信息集成与共享平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张晓强为发布会致辞,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主持发布会。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的5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和部分媒体记者出席了发布会。
据悉,《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形势与建议》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包括总论篇、区域篇、行业篇、案例篇和专题篇等五大部分,全书共二十章约20万字。
(经济日报 记者:顾阳 见习编辑:覃皓珺)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