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领域

网站位置:>>首 页>> 重点领域 > 人才培养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总工程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立:科技与人才是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最灵动要素
更新时间:2017-7-2

    今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提出要“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刻反映了现代战斗力、生产力生成和科技创新的规律,体现了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内在要求,是全国各地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遵循。

  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既是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基础,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必须着眼科技兴军,牢牢抓住科技与人才这两个最灵动的要素,统筹军地科技创新和人才供求,推动科技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实现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同步提升。

  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主动将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有效对接军民融合各相关领域规划计划,制定和实施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战略规划,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相协调,以“大发展”支撑“大国防”,以“大国防”带动“大发展”。

  强化军事需求牵引,使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深深根植于社会经济技术体系。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科技兴军的重要基石、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要着眼抢占推动战斗力生成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制高点,以夺取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优势为突破口,以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重点推进量子技术、超材料、脑控技术、智能无人等前沿技术研究,全面布局海洋、太空、网络、核、生物及能源等重大安全领域科技协同创新,提升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提供支撑,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基础。捕捉军事能力发展的潜在增长点,打破制度壁垒和利益藩篱的制约,最大限度实现“民为军用”,真正把国防科技创新的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天地,将科技兴军的种子根植于社会经济科技沃土之中。

  积极引导国防先进技术加速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有力推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培育增长新动能,国防科技民用转化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比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高性能计算机等重大国防科技工程所产生的大量系列知识产权成果,对于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溢出效应,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聚焦紧缺专业、重点高校、优势学科,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和军事教育优势,培养大量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随着战略预警、防空反导、信息攻防、战略投送、远海防卫等新型武器装备不断列装,实战化成为练兵备战常态,军队岗位的科技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人才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要面向军队需求和未来战争需要,将科技兴军人才培养根植于国家教育资源基础之上:将军队院校和军队优势教育资源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为军工和国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将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军事高科技知识培训纳入地方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和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体系。要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拓展人才培养引进形式,吸引更多社会优秀人才为部队服务。

  建立完善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是一项兼具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要以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为抓手,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构建系统、完备的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持续推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的开放与竞争,通过信息公开、市场准入、促进竞争等,鼓励引导更多优质民口科研力量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贡献;健全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和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促进技术向军事转化的国防再投入机制,营造激励基础性、长效性研究的制度氛围,构建军民科技成果顺畅转移的有效渠道;构建支撑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的金融财税体系,通过完善“资金链”消除基础研究、产业孵化等“创新链”中的薄弱环节,为围绕产业化部署“创新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机结合,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服务清单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手机访问

Copyrights 2016-2020  

南京锐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27521号-1

地址: 南京市秦淮区永智路5号五号楼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