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领域

网站位置:>>首 页>> 重点领域 > 应急体系

南京市“十三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更新时间:2017-7-3


    卫生应急体系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有效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开展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维护公众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为适应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水平、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依据《江苏省“十三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南京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总体思路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期间卫生应急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南京市卫生应急工作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化城市应急模式,按照“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要求,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卫生应急能力与水平。成功应对并有效处置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参与并圆满完成援塞抗疫任务;成功组织市内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积极参与省内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圆满完成青奥会、亚青会、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活动保障。卫生应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全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均设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均明确科室并落实具体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进一步强化了部门联防联控、军地省合作、医防合作等各项工作机制。卫生应急预案方案进一步充实,修订并报市政府下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修订或制定了其他26个卫生应急预案、修改更新了39个专业技术方案。亚青会、青奥会期间共制定了12个应急预案,16个技术方案。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健全。 
  二是卫生应急能力进一步提升。江宁区、原白下区为国家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建邺区、雨花台区、鼓楼区、玄武区、栖霞区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规范化区)。确定了鼓楼医院为中毒及综合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市第一医院为综合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核与辐射定点去污洗消医院,市第二医院为传染病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市儿童医院为儿科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脑科医院为心理干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江宁、浦口、六合、溧水及高淳五区建成区级综合类和传染病类救援基地。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的硬件建设,新增物资保障车、多人转运车等特种车辆,全面开展救护车信息化改造,不断提升院前医疗急救在突发事件处置的应急保障能力。依托医疗机构组建了8类16支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并加强培训与演练。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升。 
  三是卫生应急处置进一步规范。做好人感染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市第二医院选出32名业务骨干参与组成的中国(江苏)第四批援塞抗疫医疗队赴塞拉利昂,圆满完成了国家卫计委提出的“打胜仗、零感染”的既定目标。完成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共200余次,救治伤员达千余人次。圆满完成青奥会、亚青会、国家公祭日等近300个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任务。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及时规范。 
  四是卫生应急宣传进一步加强。开展紧急医学救援知识与技能普及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简称卫生应急“六进活动”),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卫生应急宣传活动。启动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不断增强。12320卫生热线成绩斐然,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内容及服务形式不断增加,从最初开展电话咨询扩展至现在微博、微信、平台等全方位立体服务,总业务量从2010年的54324个升至2015年2670955个,跃居全国第一。 
  (二)“十三五”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形势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气候变化、生态和社会环境改变等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突发公共事件不但有增无减,且比以往具有更强的破坏力、冲击力和影响力,应对难度和复杂性加大,卫生应急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一是“健康中国”战略对卫生应急工作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并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一国家民生战略,必将贯穿于每一项关乎国民健康的政策、规划、制度、改革、投入之中。这些对卫生应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站在讲政治和讲大局的高度,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去看待并开展工作。 
  二是深化医改进入攻坚期对卫生应急工作提出新要求。南京市被确定为国家综合医改试点市,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健康南京”,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卫生应急工作是医改的重要内容,也是医改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因此必须做好卫生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为医改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公共安全形势变化对卫生应急工作提出新要求。南京市是省会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交流频繁,被国家定为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各类社会风险交织交错,诱发突发事件的因素也日益增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突发急性传染病、急性中毒、生活饮用水污染、核与辐射等危险因素长期存在,自然灾害多发,各类事故灾难时有发生,卫生应急任务日益繁重。同时,卫生应急的每项工作都涉及群众利益,容易成为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这些将是相当一段时期内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基本态势,无论哪一类突发事件,都需要卫生参与处置,卫生应急工作更加复杂而艰巨。 
  尽管我市卫生应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卫生应急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地区间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与队伍能力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现场处置复杂突发事件的能力还不强,基层单位应急工作还比较薄弱。卫生应急知识宣教不够,居民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不强。机构建设、经费保障、物资储备等还不能满足卫生应急需求。工作现状与日益增加的卫生应急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需求还不相适应。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二、原则及目标 
  (一)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卫生应急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卫生计生部门牵头,政府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各司其职,构建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提升卫生应急的社会化程度。 
  2.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以卫生应急规范化区建设、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实施以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完善预案方案,加强物资储备与信息化建设,不断磨合机制、提升能力,保持指挥体系顺畅、救援网络健全、队伍装备有力、应急处置高效,实现卫生应急“守得住、拉得出、打得响”。 
  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平时”做好完善的体系建设、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加强重点场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战时”有力、有效、有度开展处置救援,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开展紧急医学救援。 
  (二)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紧紧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两大任务,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规范管理、提高效率”为目标,突出抓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和重大活动保障,不断健全卫生应急预案方案体系,提高指挥协调机制效率,提升信息报告系统,建设专业高效的卫生应急处置队伍,提高社会卫生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促进卫生应急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信息规范化报告率及现场规范处置率均达100%。 
  ——适时梳理、修订、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增强科学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健全完善部门间、区域间及军地、省市区合作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市急救中心、市区疾控中心全面达到国家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要求。 
  ——100%的区达到省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国家级、省级示范区全面复核。探索基层镇街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 
  ——加强市、区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市卫生计生委每年至少开展2次卫生应急演练,各区卫生计生局每年至少开展1次卫生应急演练。 
  ——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全员培训;医疗卫生机构人员100%接受应急救护培训;培训高层次现场流行病学人才10人。 
  ——紧急医学救援社会素养进一步提升。继续开展卫生应急“六进”活动及全民自救互救提升工程,全市接受应急救护培训的人员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5%。 
  ——完善卫生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建成全市统一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做到省、市、区卫生应急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对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大厅升级改造。全市所有区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加强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引进先进检测仪器设备,以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需求。市疾控中心具备48小时内完成人感染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非典”和鼠疫等重点病原体检测的能力;新五区疾控中心全部建成PCR实验室。 
  三、主要任务 
  围绕卫生应急工作的规范化、日常管理的标准化、预案实施的流程化、培训演练的常态化、指挥决策的信息化、应急服务的社会化等“六化建设”,实现卫生应急目标,具体采取九项措施: 
  1、规范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 
  按照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的要求,市、区卫生计生部门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办事机构建设。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院前急救机构、疾控中心按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和《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加强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其他医疗机构应设置应急办或指派本单位院办、医务处(科)等职能部门承担本机构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卫生计生部门与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工作办事机构应满足本部门、本单位卫生应急工作需求。 
  2、加强卫生应急制度建设 
  按照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要求,促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全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履行工作职责。市、区卫生计生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开展预案方案评估、修订和更新,推动预案方案实施流程化进程,加强各级各类应急预案方案之间的衔接,加强预案方案的宣传培训与演练。梳理修订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指挥协调与应急响应、联防联控、培训演练、信息报告、物资储备、社会动员、应急值守等涉及卫生应急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及工作规范,保障卫生应急管理各要素之间、合作主体之间以及各系统间的有机关联、相互协调,科学、合理、有效规划配置卫生应急资源,积极主动服务当地政府应急工作大局。在工作中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处置有措施。 
  3、推进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 
  以建设省级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区为抓手,大力推进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已成功建成省级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区(示范区)的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完善规范化建设内涵。重点从体系建设、制度和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和装备、培训演练、社会动员、监测预警、事件处置等八个方面夯实和规范区级卫生应急工作。尚未建成的浦口区、溧水区、高淳区、化学工业园区要加强规范化建设,至2018年全部达到标准要求。围绕省级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区评估标准、工作规范,结合南京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基层卫生应急管理模式,试点开展卫生应急规范镇街活动,全面推进基层卫生应急工作。加强和指导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卫生应急工作,按照要求,履行卫生应急职责任务。 
  项目一: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 

覆盖范围 

1 

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区达标评估工作 

化学工业园区(2017年),浦口区、溧水区、高淳区(均为2018年)。 

2 

卫生应急示范区复估工作 

江宁区、秦淮区(均为2017 

3 

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贯彻落实两个工作规范要求,履行卫生应急职责任务。 

4 

卫生应急规范镇街达标评估工作 

每个区最少2个卫生应急规范镇(街)。 


  4、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 
  进一步加强覆盖全市的市、区、街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地区间、部门间、医疗卫生机构间监测预警的协作和联防联控,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研判通报机制。继续完善以流感、住院肺炎为主的呼吸道综合监测、学校健康监测、腹泻病监测预警项目;推进以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健康相关症候群(事件)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中毒、中暑监测和生活饮用水监测等系统建设。全面实现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化。客观、科学、规范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努力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预警。建设适应于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需求的应急处置力量,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检测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引进先进检测仪器设备及高端人才,提升市、区两级实验室快速准确检测、筛查和鉴定能力,满足全市突发急性传染病检测的需要。加强医疗体系应对大流行时病人激增的医疗应对准备,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综合救治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5、推进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 
  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机构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完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推进院前急救机构和医疗机构应急组织体系、预案体系、救援队伍、信息化、装备储备等建设,做好区域间、部门间和军警地之间紧急医学救援协调联动和信息沟通,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强化院前应急与院内应急的衔接。完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之间的协同配合。制定各级各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专业建设标准和考核标准,强化内涵建设和日常管理,加大投入。 
  项目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项目 

主要建设内容 

覆盖范围 

制定市、区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标准及考核标准,强化基地内涵建设和日常管理,每年对各基地进行考核。依托基地开展卫生应急培训与演练。落实《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要求,加强和规范公立医院、急救机构等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加强院前急救和院内紧急医学救援对接和联动,全面提升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市、区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市急救中心 


  6、强化卫生应急队伍能力建设 
  进一步强化卫生应急队伍能力建设,加强培训与演练,提升卫生应急队伍快速机动、现场处置、自我保障等专业能力,提升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危重症伤员救治等专业能力。完善卫生应急队伍日常动态管理和应急调用机制,制定完善卫生应急队伍装备目录,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卫生应急队伍装备专业化、标准化、先进化。积极参与跨区域、跨部门联合应急演练。继续开展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活动,加强卫生应急专业人才培养。不断调整充实全市卫生应急专家组。 
  项目三:卫生应急培训演练项目 

序号 

项目 

覆盖范围 

1 

卫生应急演练 

市、区每年至少分别开展2次、1 

3 

卫生应急培训 

市、区每年依托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控及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培训至少各2次。卫生应急人员培训达90%以上。 



  7、加强卫生应急信息化建设 
  加强卫生应急信息化顶层设计,按照省卫计委的统一建设要求,建成南京市卫生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并推进区级卫生应急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省、市、区卫生应急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平时监测预警、信息报送、风险评估、应急值守、培训演练和相关资源管理等功能,战时远程视频会商、数据传输和展示、资源调度、辅助决策、指挥协调等功能。完善全市卫生应急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与省、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单位互联互通。推进12320卫生热线服务平台建设,拓展功能、强化培训,全面发挥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宣传和服务作用。 
  8、加强卫生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调配、分级负担储备、品种数量适当、功能实用便携的储备原则,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布局,依托医疗卫生机构分级分类建立集中规范的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库,并根据需要进行适时更新,开展卫生应急物资采购、储备、调拨、配送和监管的动态化管理。制定市、区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种类、方式和数量。采用实物储备、资金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等多种方法,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探索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调用机制,探索建立区域间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联动工作机制。适时更新队伍自身装备,为应急队伍配置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应急处置专业器械、设施和安全防护装备,提升卫生应急队伍快速机动、现场处置、自我保障等专业能力。 
  9、推进卫生应急社会支撑建设 
  进一步健全卫生应急社会动员机制,与市红十字会、市教育局等部门进行深度合作,拓展卫生应急社会动员内涵,逐步将学校、社区、企业、社会力量纳入政府卫生应急体系;开展卫生应急“六进”活动,实施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加强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建立卫生应急志愿者队伍,逐步推进公共场所配置如AED等急救设备,建立公共卫生及生命急救等体验馆,促进紧急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等卫生应急相关技能的普及提高。加强12320卫生热线建设,努力完善并充分利用网络服务、热线服务和现场服务“三位一体”的公共场所医疗卫生急救高效服务体系,努力达到传播知识、增强意识、提升技能的目的。探讨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开展宣传教育,促进急重大传染病防控、自救互救等卫生应急知识的广泛传播,提高全社会的危机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发展和培训一批卫生应急专业志愿者队伍,增强卫生应急公众参与和志愿者行动意识,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处置和保障能力。完善道路救援体系,加强和规范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抢救费用结算工作。 
  项目四:全民自救互救等卫生应急素养提升工程 

序号 

项目内容 

覆盖范围 

1 

应急救护培训 

医疗卫生人员100%;居民15%接受培训 

2 

推动公共场所AED机摆放 

车站、机场、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 

3 

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市急救中心) 

南京健康体验展示中心(市疾控中心) 

面向广大市民 

4 

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六进“活动 

每年不少于60次 


  五、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各区卫生计生局要进一步树立用规划统揽全局的意识,编制本级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建立覆盖全市的完备的卫生应急规划体系。完善卫生应急发展规划落实管理机制,加大规划实施的推动力度,保证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分层次、有步骤实施,保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落实经费保障。健全和完善卫生应急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经费列入年度部门预算,保障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装备储备、培训演练、监测预警等需要。 
  (三)开展合作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工作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省内外卫生应急的有益做法与经验,引进先进的理论、技术、设施与管理模式,促进我市卫生应急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强化监督考核。建立规划实施考核评估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估方案,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实施效果,根据需要对规划进行修订。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为重点,加强全市卫生应急工作的经常性督查、指导和考核,对规划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对策,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服务清单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手机访问

Copyrights 2016-2020  

南京锐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27521号-1

地址: 南京市秦淮区永智路5号五号楼3层